1998年11月,河北省在秦皇岛市召开全省中小学管理现场会不久,全国13个省的督学受国务院委托,对这个市的昌黎、抚宁两个县的“普九”进行复查验收,最后评价说:“和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大硬件建设略有差距,总体办学水平全国一流,教学全面管理独树一帜。”最近,我们实地采访了这个市的十几所学校,并就此走访了秦皇岛市教委的有关领导。
据市教委主任王霭礼介绍,秦皇岛市四县三区共有中小学1543所,在校学生43万人。几年来,在各方关怀支持下,通过实施“普九”攻坚工程,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城乡共投入8亿多元,新建、改建中小学校舍87.8万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05万件(台),图书212万册,使60%以上的初中、70%以上的小学成为全新学校。90%以上的中小学建立了较为齐全的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各类活动室,不少学校还配备了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出现了五个转变:一是在学科设置上,由单一学科向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有机结合方向转变;二是在教学目的和目标上,由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向转变;三是在教学关系上,由偏重教师支配与控制向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转变;四是在学生潜力开发上,由偏重智力开发向同时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方向转变;五是在教学评估上,由重视教学结果评价向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转变。全市综合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谈到管理改革,多年主抓这项工作的市教委副主任唐玉春深有体会地说:“管理是教育的生命。一个学校管理得好,出人才出效益,管不好,误人一生。我们抓住‘普九’机遇,改善办学条件,为管理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理顺管理体制,把市属初中下放给县区,县区把一些初中和全部小学下放到乡镇、村管理,实现‘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调动了基层办学的积极性。并因地制宜调整学校布局,撤并和迁建了一批小校、旧校和弱校,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整体办学效益。”
据介绍,学校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要实现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法律管理为主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科学民主化的管理转变,进而实现科研先导型个性化、特色化管理。在管理改革中,他们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大力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法律法规。市教委将这些法律法规具体化,先后下发了20多个关于学校管理的文件,内容覆盖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学校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体现了全员管理、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为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学校管理,校长是关键,教师是主体。必须提高他们的素质。为此,他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教育专家和全国名校长来秦皇岛讲课、办培训班。全市先后有1400多名校长参加了培训。还选派一些年轻校长出国进行短期学习培训。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铸师魂,树师表”等一系列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同时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开展继续教育,近几年,全市共有31432名教师参加了自学考试、成人考试和各类培训,已有近5000名中小学教师毕业。所有中青年教师都接受计算机培训,为现代化教学奠定基础。全市共清退代课教师2634人,选派上千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任教任职,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
在推进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他们注意总结经验,从一些典型中总结出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精细、严格、实用”的十字方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口号。
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强化督导是促进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评估标准,以量化打分的形式奖优罚劣,促进管理改革。督导工作坚持全面督导、重点评估。大到贯彻教育方针,小到仪器设备管理、使用效率,都在督导范围之内。采取多种方法加强检查,使学校各项工作经常处于科学规范、紧张有序的高效运转之中,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从1995年到现在,全市有56名教师获省和全国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380名中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山海关区、卢龙县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抚宁县被授予全省普及实验教学示范县,全市共有138项教育科研成果获省以上奖励,目前承担着省和国家教育科研课题37项。全市中小学管理工作走上了管理目标系统化、管理标准规范化、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的轨道。
谈到今后的打算,王霭礼主任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首先要进一步确立“三个面向”的思想,树立起新的教学质量观、人才观、效益观,确立“创造教育”观念,坚持科研兴校,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和跨世纪中小学师资培训工程,以科研为先导,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搞好校舍标准化、法规制度、社会实践基地、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四项基本建设,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评价体系、评估体系和教育管理体系,把全市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向深入。